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城乡供水与排水--城乡供水与排水

中国古代城市水利

2020-04-09 21:02

原始公社末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有了私有财产及其交换,交换的场所就是市。市要选在用水和行船都方便的地方,必须靠近河、湖、泉、井等水源;河湖的洪水泛滥又会给市造成灾害,还要有简单的防范洪水的措施(参见原始水利的考古发现)。随着商业发展而形成的市,后来又和统治阶级的各级行政中心相结合,形成了人口密集、财富集中、文化发达的城市,提出了较高的用水和防洪要求,这是城市水利的开始。

早期建城理论中的水利问题

春秋战国时,已出现临淄(今山东临淄城北)、燕下都(今河北易县东南)、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大梁(今河南开封)、郑(今河南新郑)、郢都(今湖北江陵北)、吴(今江苏苏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东)等繁华城市,形成了较系统的建城理论,其中城市水利理论占有重要地位。《管子》一书对此有较详细叙述,主要内容为:①选择城市的位置要高低适度,既便于取水,又方便防洪,随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水利条件而建,不必拘泥于一定的模式。②建城不仅要在肥沃的土地上,还应当便于布置水利工程,既注意供水,又注意排污,有利于改善环境。③在选择好的城址上,要建城墙,墙外建郭,郭外还有土坎,地高则挖沟引水和排水,地低就要做堤防挡水。④城市的防洪、引水、排水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最高领导人都要过问。这些理论一直为古代城市水利建设所遵循。

历史上城市水利的基本内容

上述理论的具体化,就成为古代城市水利的基本内容:①居民用水、手工业用水、防火和航运是古代城市供水的主要方面。自河湖取水和打井是城市主要的取水方式。在水源不便的地方建城,需要做专门的引水工程送水入城。例如,三国时雁门郡治广武城(今山西代县西南)、唐代枋州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袁州宜春城都曾建有数里长的专门的供水渠道和相应的建筑物。②古代征战攻守,城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为巩固城防,城市要筑坚固的城墙,同时深挖较宽的护城河,也叫池或濠,在敌人攻城时,使城和濠成为相互依托的2道防线。护城河中的水来自上游的河湖、溪流或泉水,大多数有专门的引水工程。也有的护城河就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河湖。护城河下尾要有渠道排泄入江河。为控制蓄泄,还要建相应的建筑物。护城河和城墙体系是城市最有效的防洪工程。当洪水泛滥时,城墙是坚固的挡水堤防,护城河就成为导水排水的通道。在黄淮海平原,有很多城市在一般的城墙和护城河之外又筑一道防洪堤,实际也是一道土堤,堤外同样有沟渠环绕,使城市形成双重防洪体系。③古代不少水利工程兼有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双重作用。其中,有的城市供水工程兼有农田灌溉效益;有的大型灌溉工程兼有城市供水作用;有的城市运河也用来进行农田季节性灌溉。这些灌溉工程多属于为城市生活服务范围。也有些城市水域用于种植菱荷茭蒲,养殖鱼鳖虾蟹,兼收副业之利。④历史上,城市发展,自然环境随之恶化,将以水来改造和美化城市环境作为对策,用水利工程引水入城,或借用自然水体加以修整,曾得到广泛的采用。中国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来改善城市环境,不少中小城市也兴修了相应的工程。

城市水利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都城,都是该国的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水利条件和相应的水利工程。秦都咸阳,跨渭河南北,有较好的供水条件,控制着关中地区的水陆交通,在宫殿遗址中还发现一些陶制的大断面下水管道。齐都临淄,滨淄河而建,开凿淄济运河与济水沟通,再由济水与黄河和淮水相通,形成了方便的交通条件。在郑韩故城、燕下都等城市也发现了水井和下水管道。经秦短暂的统一后,西汉形成一个大统一的局面,城市和城市水利都有很大发展,其中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分别形成了以水库昆明池为中心和以阳渠引水系统为中心的供水系统,并兼顾了航运的需要。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状态,城市及其水利遭到严重破坏,但也有些城市水利得到发展。比如个别军事集团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像曹魏的都城邺(今河北临漳邺镇)引漳河水解决了城市供水、环境改善、航运和灌溉等方面的需要;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学习了中原的经验,使自己的中心城市迅速地发展,如鲜卑人拓跋魏的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在寒冷和缺乏水资源的北方,使天然河流与它的人工支渠在城内通过,解决了缺水的问题;当时作战常用水攻,易受攻击的城市强化其防洪体系,如淮河流域的寿阳(今安徽寿县)就成功地抵御了战争中的多次水攻淹城(参见寿州古城);北方大量居民的南迁,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使南方城市及其水利得到迅速发展,如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建造了以秦淮河为主要水源,引长江潮水为补充水源的城市水利系统(参见古都南京水利)。

隋代的统一和唐代的繁荣,一直到宋、元时期,城市水利兴旺发达,出现了长安、洛阳和开封等规模宏大的城市。充分利用地区内的水资源,使居民用水、航运用水、园林供水和防洪排涝等得到解决(参见古都长安水利、古都洛阳水利、古都开封水利)。南宋都城临安,在唐、五代开发西湖的基础上,宋代已形成以湖为中心的供水系统(参见杭州西湖水利)。其他城市的水利也有相应的发展,例如江西宜春独立修建了供水工程(参见李渠);保留至今的宋代文物《平江图碑》,描述了当时苏州城的平面布置和城内河道情况,与近代苏州城的平面图相对照,不仅在平面上城墙和主要街道未变,而且河网也基本未变,证明当时城市水利所具有的规划与建设水平。在南宋与金的对峙时期,金把都城迁至今北京,称中都,开运河通漕运,保证了城市供水和航运,并开始建设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北宫,奠定了元、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基础。

元代统一全国,城市水利的主要成就集中于大都(今北京,在金中都东北另建的新城)。大都汇集历史上城市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先后开通和利用了金口河、坝河和通惠河3条运河,其中成就最大的通惠河采用白浮引水、瓮山泊调蓄和层层设闸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缺水地区的大规模航运问题。此外,元大都在供水、排水和城市防洪方面也获得成功。明、清北京城的位置稍南移,并在城南加筑了外城。水利设施仍以通惠河为通航干道,以汇集西山泉水为水源的昆明湖枢纽为中心,分别向北京城、通惠河和郊区园林、农田供水,代替了白浮引水(参见古代北京水利)。

明初,中国各大中小旧城普遍改建或加固城墙,浚深护城河,新建城市也尽量完善城墙和护城河系统。在不同地区大多根据地方特点在供水排水和防洪方面兴修了相应的工程,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具有较完善水利设施的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和商业城市。清末,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铁路、海运和自来水的发展,使传统的城市水利逐渐发生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不断充实和发展(现代城市水利参见城乡供水、城乡排水)。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