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城乡供水与排水--城乡污水处理与处置

活性污泥法

2020-04-09 21:01

用悬浮状态的微生物(通称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工艺过程。活性污泥法是1914年由英国的E.阿德恩和W.T.洛基特最先试验成功的。

机理

活性污泥法所用的污泥,最初多取地沟中的污泥接种,是人工驯化出来的生物群体。人们称这种经驯化的产物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好氧菌,在曝气条件下与污水持续接触,逐渐取得“活性”,并完成两个过程:①微生物的代谢反应,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经代谢,其中一部分合成为新的生物细胞,另一部分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②活性污泥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作用,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经凝聚沉淀后去除,从而具有净化污水的特性。

正常活性污泥的生物相以菌胶团(zooglea)为主,由各种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液组成。运行良好的活性污泥孳生原生动物(如钟虫)。在处理后期有轮虫出现,表示活性污泥运行正常。

活性污泥是有生命的物质,它的增殖可分为对数增长期(等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增长率下降期)及内源呼吸期(衰亡期)等阶段。活性污泥作为生物个体,有生老病死。但作为生物群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则能生生不息,持续地保持活性,净化污水。

基本类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活性污泥法已派生出多种类型,但其基本原理并未改变。活性污泥法原始基本类型为普通曝气,其工艺流程见图。可分为3部分:①预处理。在格栅井、沉沙池、初次沉淀池等构筑物中进行,

活性污泥系统示意图

其中初次沉淀池起主要作用。②生物反应。在曝气池中进行,即污水和回流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混合成为混合液,由曝气设施不断向混合液中充气(起充氧和搅拌作用),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反复接触,有机物经生物氧化降解而逐渐净化,活性污泥则不断新陈代谢。③污泥的分离、回收。混合液在曝气池中停留必要的时间后,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的污水排入受纳水体或继续处理,沉下的污泥在池底泥斗中浓缩后,即作为回流活性污泥送回曝气池前端,再与污水混合,如此循环往复。为维持污泥的正常代谢,必须定时或连续地排出多余的活性污泥,称为剩余活性污泥。

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主体构筑物,池中一般应保持的环境条件是:混合液的pH值为6~9;水温为10~35 ℃;细菌以污染物为饵料的营养比例约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氮(N)∶磷(P)=100∶5∶1,城镇污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比例关系,但当工业废水所占比重过大时,需补投适当的营养盐类,以调整至正常值。

污水中所含微生物通常以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表示细菌数量。因此,单位重的细菌所降解有机污染物重量,即为曝气池的污泥负荷,或称F/M比(F为食料,M为微生物)。由于MLSS中尚含少量无机固体,故亦有用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来表示细菌数量,并认为MLVSS比MLSS更接近细菌的真实数量。城镇污水的MLVSS/MLSS比值,即表示细菌在悬浮固体中所占比例,一般为0.8左右。用普通曝气法的活性污泥处理城镇污水时,曝气池的典型污泥负荷为0.2~0.4 kg(BOD5)/[kg(MLVSS)·d]、 曝气时间为4~8 h,MLSS为1.5~3 g/L、活性污泥回流比为25%~50%、BOD5去除率可达90%左右,亦即出水的BOD5一般为20~30mg/L。

派生类型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派生类型:①按曝气池中水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推流式的曝气池多为矩形,由前端进水,末端出水,污水的BOD浓度沿池长逐渐减少。按其进水、充气方式,可分为阶段曝气和渐减曝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多为圆形,一般由池中心进水,四周出水,污水进池后很快与池水搅拌混合,沿池周任一点的污水浓度都相等。按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合建式与分建式。合建式是曝气池和沉淀池建在一个池内,中间为曝气区,四周为沉淀区,两区之间在下部有回流缝连通,称加速曝气池,也称曝气沉淀池;分建式是曝气池和沉淀池分建。②按曝气装置的设备不同,可分为机械曝气和鼓风曝气。③按曝气器沿曝气池水深的竖向位置不同,可分为表面曝气、浅层曝气、中层曝气和深层曝气。④在二次沉淀池后,增设污泥再生池,回流污泥单独曝气后回流,称吸附再生法。⑤以普通曝气的污泥负荷为基数,按污泥负荷的高低,可分为高负荷曝气法和低负荷曝气法。前者如改良曝气,曝气时间很短,仅1~2 h,而混合液浓度很低;后者如延时曝气,其曝气时间较长,一般在12 h以上。⑥按污水在曝气池中的流态划分为连续流和间歇流,一般为连续流。在20世纪后半叶,由于仪表和自控技术的进步,间歇流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序批法(SBR)系列,如一体化法、循环流活性污泥法(CASS)等。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又出现厌氧、缺氧与好氧段串联的生物脱氮、除磷的活性污泥法。20世纪60年代后,还发展了以纯氧或富氧为氧源的氧气曝气,以及用深达100m左右的竖井作为曝气池的深井曝气,所有这些均属于活性污泥法范畴。

活性污泥系统的另一关键构筑物是二次沉淀池。其功能是澄清混合液,并回收、浓缩活性污泥,其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如果回流污泥的浓度降低,将影响曝气池的净化效果。

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引入反映生化机理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形成对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逐渐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艺设计和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

1955年美国埃肯费尔特(Eckenfelder W.W.Jr)提出经验模型,主要考虑处理厂负荷与处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推导以有机物的降解服从一级反应为基础。1970年美国劳伦斯—麦卡坦(Lawrence-McCarty P.L)模型引入了法国莫诺特(Monod J.)方程,说明微生物增长与有机物降解之间的关系。上列传统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不能满足过程控制和动态模拟的需求。

1986年国际水质协会(IAWQ)提出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包含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处理工艺,13种生物组分和4种生物过程,以矩阵形式给出了每种生物过程的速率表达式等。针对ASM1中缺少生物除磷的内容,1995年IAWQ推出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生物除磷和生物化学同时除磷两个处理工艺。它划分了19种组分和19种生物过程,主要适用于一般城市污水。1999年初IAWQ又推出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主要针对ASM1运行几年来的缺陷,进行更为合理的改进。同时新增“有机物贮藏”工艺过程,使实施更为方便。

中国在数学模型研究方面相对滞后,主要是缺乏大量实验数据,应建立在各种地域条件下的参数体系,以便切实有效地应用、开发和推广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