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重力式快滤池的一种。其过滤原理与快滤池一样,但它是利用虹吸的形成和破坏,对进水、停水、排除反冲洗水等各项操作实行控制的水处理构筑物。由于使用虹吸管代替闸阀,便于实现水力自动控制,也省去了占地较大的管廊和闸阀的投资。由于直接利用滤池本身的滤后水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而省略了反冲洗水泵或水塔。虹吸滤池除滤层和承托层与快滤池基本相同外,其他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见图):①池体。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一般为矩形,也有圆形。池深总高约5~6m,池中有隔墙,将整个池体均匀分为6格或8格,通常双排对称布置。②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渠道、进水虹吸管、溢流堰及降水管,依靠它们将待滤水等量分配给各格滤池中。③配水系统。包括配水室和配水孔眼。虹吸滤池的配水系统均为小阻力系统。④清水渠和清水室。虹吸滤池各格的滤后水先进入清水室,再经出水孔进入清水渠,汇集流出池外。反冲洗的水则顺序通过清水渠、出水孔和清水室,反流到拟清洗的滤格。⑤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槽、集水渠、排水虹吸管和排水渠,

虹吸滤池的组成 1—池体;2—滤层;3—承托层;4—配水室;5—进水虹吸管;6—进水渠道;7—清水渠;8—溢流堰;9—排水槽;10—集水渠;11—排水虹吸管;12—排水渠;13—清水室;14—出水孔;15—出水堰;16—降水管;17—配水孔眼
依靠它们将反冲洗后带悬浮污泥的废水排出池外。⑥虹吸控制系统。有真空系统和水力自动控制系统两种。真空系统包括真空管路及真空泵、真空罐或水射器等真空设备。水力自动控制系统由一些管道组成。控制系统的管路分别接在进水虹吸管、排水虹吸管的顶部,以控制虹吸管的形成或破坏,达到对滤池的过滤与反冲洗的控制。 过滤过程 待滤水经进水渠道、进水虹吸管和溢流堰通过降水管流入集水渠中,借助反冲洗排水槽均匀分配给整个滤池,通过滤料层去除杂质后,再通过配水孔、配水室进入清水渠,最后再溢过出水堰到池端部的清水槽送出。池中水位A与清水渠中水位B之差即为过滤水头。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滤层阻力逐渐增加,水位A也相应地慢慢升高。由于各格滤池的溢流堰高程相同,堰顶水位也相同,则提供各格滤池的待滤水流量也相同。这样尽管过滤水头瞬时在变,只要总进水量不变,各格滤池的滤速也就必然保持恒定。 反冲洗过程 经过滤一段时间后,当某格滤池的过滤水头损失达到规定值或滤后水浑浊度超过规定的水质标准时,表明该格滤池需要反冲洗。反冲洗的水来自其他格滤池的滤后水。首先破坏进水虹吸管的虹吸,使该格池不再进水,此时A水位开始下降,然后接通排水虹吸管,在虹吸作用下池内水经排水虹吸管排出,当水位A迅速下降到反冲洗排水槽顶C时,由于清水渠中水位B与排水槽顶C间的水位差作用,其他格的滤后水经过清水渠进入到被冲洗格的底部配水室,并自下而上经过承托层均匀分配流过滤层,使滤层膨胀冲洗,经冲洗被脱除的污物随上升水流进入排水槽、集水渠、排水虹吸管,最后经排水渠排出池外。经一定时间冲洗,出水变清后,即可破坏排水虹吸管的虹吸,结束反冲洗过程。在接通进水虹吸管后,待滤水又进入滤池,再次恢复过滤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