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下游发生洪水时,为了控制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灾害损失,合理运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对洪水进行有效地处理。 黄河下游洪水及来源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天然设计洪水10年一遇、1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分别为16 600m3/s、29 200m3/s、42 300m3/s,12 d最大洪量分别为83.6亿m3、125亿m3和164亿m3。黄河下游洪水主要来源于中游的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和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龙门至三门峡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上大型”洪水,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下大型”洪水。“上大型”洪水和“下大型”洪水一般不遭遇。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见图)。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示意图
上拦工程 黄河干、支流上对下游洪水起拦洪错峰作用的骨干水库。①黄河干流上的三门峡水库,防洪库容近60亿m3。②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库,原始库容126.5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其中防洪库容40.5亿m3。③支流洛河中游的故县水库,对黄河下游的远期蓄洪库容约5亿m3。④支流伊河中游的陆浑水库,原设计对黄河下游的蓄洪库容约3亿m3,由于水库存在坝基裂缝等问题,1975年以后,一直按敞泄滞洪运用考虑。 下排工程 排泄洪水的下游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① 黄河下游两岸临黄大堤长1 371km,其中左岸长750km,右岸长621km。陶城铺以上大堤标准为防御花园口站22000m3/s洪水,陶城铺以下大堤标准为防御当地11000m3/s流量。②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险工和控导工程两部分。险工是为了保护堤防安全沿堤修筑的坝垛建筑物,一般由丁坝、垛和护岸组成。控导工程是为了控制河势,稳定河槽,保护滩地而修建的工程。 分滞洪工程 ①东平湖滞洪区。位于黄河右岸,面积627km2,其中老湖区面积209km2,新湖区面积418km2。运用水位45.0m,相应总库容33.5亿m3。设计总分洪能力8 500m3/s,有约20 亿m3的库容可以用于分滞黄河洪水。设计向南四湖退水能力1000m3/s,退水入黄流量2 500m3/s。②北金堤分滞洪区。位于花园口以下约190km的左岸,设计分洪能力10000m3/s,有效分洪水量20亿m3,退水闸设计退水能力1000m3/s。 防洪工程的调度权限及组织实施①三门峡水库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负责调度,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②小浪底水库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负责调度,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③故县水库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负责调度,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④陆浑水库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负责调度,陆浑水库灌区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⑤东平湖滞洪区分洪运用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商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山东省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向南四湖退水的司亥闸的运用,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提出运用意见,报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后,通知山东省防汛指挥部组织实施;⑥北金堤分滞洪区的运用由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提出运用意见,国家防总审查同意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后,通知河南省防汛指挥部组织实施。 黄河下游洪水处理方案小浪底水库建成至试运行期间,洪水调度采用过渡方案。待工程正常运用后,根据批复的小浪底水库的设计,黄河下游洪水按不同方案处理。 小浪底水库的调度运用方式 当预报花园口(预见期8 h)洪水流量小于8000m3/s,按入库流量泄洪;预报花园口洪水流量大于8000m3/s,含沙量小于50 kg/m3,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来水7000m3/s时,小浪底水库按控泄花园口8000m3/s运用。此后,小浪底水库须根据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洪水流量大小和水库蓄水量的多少确定不同的泄洪方式。①三门峡以上来水为主的“上大型”洪水,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来水甚小,水库在控制8000m3/s的过程中,当蓄洪量达到7.9亿m3时,反映本次洪水已超过5年一遇,水库按控泄花园口10000m3/s运用。但如果入库流量小于凑泄花园口10000m3/s的允许泄量,则仍按入库流量泄洪,不降低水库蓄水位。当水库蓄水量达20亿m3,而且还在继续上涨,说明洪水已超过三门峡100年一遇洪水,为使小浪底水库保留足够的库容拦蓄特大洪水,需控制水库蓄洪水位不再升高,可相应增大泄洪流量,允许花园口洪水流量超过10000m3/s,下游东平湖配合分洪。此时,如果入库流量小于水库泄流能力,按入库流量泄洪;入库流量大于泄洪能力,按敞泄运用。当预报花园口10000m3/s以上、洪量将达20亿m3,说明东平湖分洪量已达17.5亿m3,小浪底水库恢复按凑泄花园口10000m3/s运用,继续蓄洪。②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下大型”洪水,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来水较大,水库按凑泄花园口8000m3/s运用,在水库蓄洪量未达7.9亿m3之前,如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来水已达7000m3/s,且有增大趋势,小浪底水库按发电流量1000m3/s控制运用;当蓄洪量达7.9亿m3后,开始控泄花园口10000m3/s。若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流量大于9000m3/s,按发电流量1000m3/s控制运用。 三门峡水库的调度运用方式 ①对于以三门峡以上来水为主的“上大型”洪水,水库按“先敞后控”方式运用,即水库先按敞泄方式运用;库水位达本次洪水的最高蓄水位后,按入库流量泄洪;当预报花园口洪水流量小于10000m3/s时,水库按控制花园口10000m3/s退水。②对于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下大型”洪水,在小浪底水库未达到花园口百年一遇洪水的蓄水量26亿m3前,三门峡水库不承担蓄洪任务,按敞泄方式运用。小浪底水库蓄洪量达26亿m3,且有增大趋势,三门峡水库开始控制运用,并按小浪底水库的泄洪流量控制泄流,直到三门峡水库的蓄洪量达到本次洪水的最大蓄量。此后,控制已蓄洪量,按入库流量泄洪;直到小浪底水库按控制花园口10000m3/s投入泄洪运用时,三门峡水库可按小浪底水库的泄洪流量控制泄流。 故县、陆浑水库调度运用方式 当预报花园口洪水流量达到12000m3/s,水库关闸停泄。当库水位达到蓄洪限制水位时,按入库流量泄洪。当预报花园口洪水流量小于10000m3/s,按控制花园口10000m3/s泄洪。 东平湖滞洪区分洪运用方式 当孙口站实测流量达到10000m3/s,且有上涨趋势时,使用东平湖进行分洪。东平湖的运用方式可分为仅用老湖、仅用新湖、新湖与老湖分别运用、破除二级湖堤新老湖合用4种情况。在实际分洪运用中,应以控制分洪后的黄河流量不超过10000m3/s为原则,根据孙口站的实测洪峰流量、大于10000m3/s的水量、东平湖的底水、汶河来水等情况,确定东平湖的具体运用方式。 北金堤滞洪区分洪运用方式 当花园口站实测流量大于22000m3/s,且预报孙口站的洪水可能超过东平湖的分洪能力时,届时使用北金堤滞洪区进行分洪。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防洪库容较大,黄河下游的洪水调度需根据小浪底水库淤积变化,按照充分利用水库拦蓄洪水,在确保大堤安全的条件下,尽量利用河道排泄洪水,相机运用分滞洪区分滞洪水的原则制定每年的防洪调度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