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防洪--防汛

防洪墙抢险

2020-04-09 21:01

防洪墙发生险情时的抢护工作。险情主要包括:墙体变形、漏水、漫溢和倒塌等。至于地基管涌、漏洞、塌陷(跌窝)、临水岸坍塌、淘刷、风浪袭击等险情,与土堤同类险情抢护相同。

倾斜变形

主要原因:①水压力、土压力加大,料物堆放不当,荷载与原设计应力、墙体强度稳定均不适应。②墙顶加土袋子埝和戗体,产生原设计未考虑的渗水压力等。抢护方法:向背水侧倾斜时,在墙背加帮土戗;向临水侧倾斜时,在临水面抛堆沙袋或土袋、石料等支撑,使其平衡。有时因做后戗引起向临水侧倾斜,较难察觉,可在做后戗的同时,加做临水的支撑。一般在做后戗或临水支撑时,先调阅原设计档案,核算后再行施工。修后戗时,内部做导渗排水,以减小渗水压力,并将料物堆放所形成的不利荷载及时卸去。

漫溢

主要原因:设计标准偏低、分洪措施未及时实施。抢护方法:根据预报,事先在墙背加帮土戗,然后在顶上堆叠土袋(麻袋、草袋、塑编袋等)形成子埝,同时在临水面做支撑(不必连续)(图1)。实施步骤:①先根据原设计成果做稳定和强度核算。②水位上涨时加帮加撑,加堆子埝,退水时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卸载。③引导渗出的水流,排到远离墙脚之外。

图1 防洪墙漫溢抢险示意图(单位:m)

渗水

主要原因: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多为薄型结构,经长期暴晒、冷冻或者超载发生裂缝;伸缩缝止水材料老化、破坏等形成的垂直贯穿性裂缝。抢护方法:①裂缝小、渗水量小,仅使墙背潮湿或者出现小的水珠、水质清,不影响建筑物安全的,可加强监视,不做处理。②漏水较多而质清,应加强监视,并在墙背地面开沟,引导水流离开墙脚,以防漏水停滞泡软地基,不利于墙体稳定。③裂缝较大,水浑浊,则在墙临水侧堵,即首先做水下摸探,弄清渗水入口位置、性质、水流及滩地情况。一般情况下墙身的裂缝可用棉絮堵塞,同时将地面水排走远离墙基。有的伸缩缝漏水可以临时填充处理,如裂缝发生在底板,漏水量大而浑浊,则用围堰把漏水部位围起来,形成月堤,使裂缝与江水隔绝(图2),并在中间填以黏性土。如不能做围堰时,可考虑灌浆,以水灰比1∶1的新鲜水泥浆,内掺5‰~1%的氯化钙或其他速凝剂,在临水面裂缝处灌浆,压强可大于背水面的灌浆压强,使浆液达到范围广,效果好。在背水面灌浆,压强不应超过147 Pa,以防墙身受损。

图2 防洪墙漏洞抢险平面示意图

倒塌

主要原因:防洪墙临水面脚下被水淘空,或护坡不正常渗水或超载等。抢护方法:首先制止塌口口门扩大,在两端进行裹头抛护;在缺口全段抛石护岸、护坡,制止崩岸发展,及时在倒塌处抢筑临时挡水堤以挡洪水,并随时进行加固。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