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航道与港口--航道整治

导堤

2020-04-09 21:01

用以改变水流流向或调整流量分配的水工建筑物,又称导流堤。在内河航道整治中,称导堤为导流坝(参见顺坝)。在河口浅滩整治中,导堤一般建于河口的两侧,用以导引水流,冲刷河口拦门沙,是保证河口航道水深的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

导堤布置

河口导堤布置应沿航道整治线的走向,宜与落潮流主流向基本一致。如果海岸线比较平直,导堤在航道两旁布设,即为双导堤。若河口外为凹入的海湾,整治线一侧紧靠堤岸,可在另一侧布设导堤,即为单导堤。导堤的线形在口门内宜按微弯形布置,在口外海滨其中心线宜取直线,并应有一定的放宽率。

导堤高程

一般与中潮位相当,有时根据最大落潮流归槽时的水位确定。潮流落急时水位降至中潮位以下,堤顶露出,挟沙能力加强,可冲刷河床,取得较大的航道水深。若堤顶高程进一步增加,不仅工程造价相应增加,而且涨潮流速超过落潮流速的增长率,有可能将泥沙进一步带入口内落淤,另外对防洪排洪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导堤长度

导堤的堤头应伸至口外深水线,使它延伸到波浪不破碎的水深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堤头末端越远越好。

双导堤或单导堤的布置,为适应排洪、纳潮和延长中枯水冲刷历时的需要,还可沿导堤内侧布置高程略低于导堤的短丁坝。导堤及短丁坝的高程、走向、间距等由模型试验研究确定。

吴淞导堤布置图(1906年)(单位:m)

导堤结构

一般多采用抛石,有些导堤采用混凝土块体、沉箱或四脚锥等结构,以兼作防浪堤之用。中国著名导堤有辽河河口导堤、甬江口导堤、吴淞导堤和长江口深水航道导堤等。

吴淞导堤平面布置呈微弯形,位于黄浦江河口,是水路进入上海港的门户。它由左右两条导堤组成,用以束窄河口,冲刷河口拦门沙,改善航道水深。吴淞导堤是中国治理河口较早采用的水工建筑物(见图)。

吴淞导堤左导堤建于1907~1910年,沿突出河口沙嘴底坡3m左右水深地区布置,全长1 395m,呈半径为2 400m的圆弧形。由于导堤根部长411m因海塘建设后被吹填泥沙所淹没,至1987年能见到的左导堤长仅984m。

吴淞导堤右导堤始建于1910年,原长1 500m,因地处凸岸浅滩,河床水深仅1.0m左右。1934年又加长1 700m,合计长约3 200m。20世纪60年代初,经吹填工程与岸相连,形成新河岸,已被泥沙淤没。

黄浦江口呈喇叭形,深槽迫近左岸。整治前,最狭河宽为600m,至-8.5m深槽下端口门附近的吴淞灯塔,河宽宽达1 300m,顺河向外延伸1000m处,河宽骤增至2 600m。由于口门扩宽,流速骤减,泥沙落淤,形成吴淞拦门沙,即吴淞外沙。1906年河道水深仅4.9m,设置导堤后,该河段河宽一般小于700m,左导堤的前端伸至长江深水区,使落潮流所挟带的泥沙进入长江急流区而被水流带走;右导堤的作用是为拦截涨潮流所形成的近岸副槽,使吴淞口涨、落潮流路趋于一致,减少外沙落淤。

吴淞导堤建成后效果显著,因航槽不断冲深,滩顶上原有4.9m的浅区消失了。内深槽和外深槽6.7m的等深线原来相距800m,在1912年初就贯通了,槽宽达260m。到1923年,深槽内9.1m等深线贯通,而11m的等深线也仅相距470m。

吴淞导堤不但起导流作用,还可作为防浪堤,以阻拦东北强风的风浪,保证船舶安全沿导堤掩护的航道进出。导堤曾维修过几次,最重要的一次是1964年,当时因河床大幅度刷深,局部柴排被冲毁,有几根固排桩倾倒,块石堆体滑塌,经过加补沉排并抛石维护后情况好转,并一直稳固。

长江口深水航道导堤是中国修建的大型导堤工程,其平面布置和导堤结构参见长江河口整治。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