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内通过船闸的最大运输量。通常以过闸船舶载重总吨位和过闸货运量两项指标来表示,是衡量船闸运输能力大小的指标。船闸通过能力一般指每年由两个方向(上、下行)通过船闸的货物总吨数,当货流不平衡时,还应计算单向通过能力。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过闸时间和一次过闸船舶(队)的载重量等,它与船闸基本尺度、船闸水头、船舶(队)技术性能及船闸的运营管理等有关。 在确定船闸建设规模和投资时,常以通过能力作为估算依据。而船闸所需的通过能力可根据船闸所在航道的航运规划确定,即根据货运量、货物种类及设计船型、船队等确定。 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包括年过闸船舶总载重吨位计算和年过闸货运量计算。过闸船舶总载重吨位为船闸的最大通过能力,亦即理论通过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1为年过闸船舶总载重吨位,t;n为日平均过闸次数;G为一次过闸时船舶的平均吨位,t;N为年通航天数。 年过闸货运量为实际可能通过船闸的货物的总吨数,亦即设计最大通过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2为年过闸货运量,t;n0为24h内非运货船(指客船、工程船等)过闸次数;α为船舶装载系数,可取α=0.5~0.8;β为运量不均衡系数,一般取β=1.3~1.5;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