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环境水利--环境水利

赤潮

2020-04-09 21:00

由藻类、鞭毛虫纲的原生动物等在海洋中大量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又称红潮。

赤潮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中国古代书籍上就有记述。西方世界在旧约圣经上也记载过。日本在9世纪就已记录相模湾、伊豆海的赤潮现象。近代达尔文(Darwin, G.H.)在贝尔格舰上记述了巴西海面由蓝藻类和智利海面由鞭毛虫类所引起的赤潮现象。

2000年5月,中国浙江舟山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绵延80km,达7000km2,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规模最大的一次赤潮。1946年,美国佛罗里达西海岸,由裸钩虫引起的赤潮,使海龟、虾类、蟹类和牡蛎等生物被大批毒死,海豚也在所难免。在海岸沙滩上,发臭的死鱼虾比比皆是,使海岸附近的学校和饭店不得不停止工作。

已记录的赤潮生物约有300种,如:原生动物的赤潮虫、裸钩虫、夜光虫、鼎形虫、铠角虫;硅藻类的角毛硅藻、盒形藻、根管藻和骨条藻;金藻类的小三毛金藻;蓝藻类的淡红束发藻等。

赤潮不都是呈红色的,不同的赤潮生物所引起的赤潮颜色不同。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颜色呈粉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虫引起的赤潮呈绿色;由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褐红色;由蓝藻类的淡红束发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

赤潮的发生,与海水中磷、氮等营养盐和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某些有机物的大量增加有关。同时还与水体的停滞和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赤潮多发生在水体交换不良的近岸浅水区和海湾,少数发生在离岸较远的外海区。

赤潮的发生意味着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破坏机理表现在3个方面:①分泌毒素;②大量赤潮生物死亡,消耗大量溶解氧,致使水中缺氧,经济鱼、虾贝类死亡,水质恶化;③夜光虫等赤潮生物吸附于鱼鳃上,使鱼窒息而死。

有效防治赤潮发生的方法还不多,效果也很不明显。多数还是用硫酸铜溶液来防治赤潮。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