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卵石地基中以泥浆固壁开挖沟槽,将开挖出来的渣料与膨润土粉拌匀后回填槽内而建成的地下防渗建筑物施工。沟槽宽度(墙的厚度)一般为1.5~3 m。回填料有一定的级配要求,渣料中不足的粒径,可在拌制回填料时加入。固结后墙体的渗透系数可达10-5~10-6cm/s,设计允许水力坡度一般为1∶7~1∶12,最大为1∶16.8。泥浆槽防渗墙可以采用通常的土方挖掘机械进行施工,造价较低,缺点是很难与坝体同时施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于1952年建成第一道泥浆槽防渗墙之后,一些国家在低水头水利工程中相继采用,墙深有的达29 m。 泥浆槽防渗墙的施工程序:① 经泥浆固壁,用抓斗先在墙的起点开挖一个边长等于沟槽宽度的正方形直孔,达到设计深度。②自正方形直孔开始,用索铲向一侧拉出沟槽,索铲拉斗宽度等于设计墙厚,斗身一般加长到2 m,斗尾用钢板垫高并在尾端加装两个松土钩。③ 挖到基岩面后,用大松土钩清理基岩面。④ 沟槽挖到一定长度后,用抓斗将拌制好的泥砾料放至孔底,使泥砾料顶面形成斜坡,再用推土机将堆置在槽旁的料物顺坡徐徐推入槽中,料物坡脚与索铲开挖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20 m以上。⑤ 回填完毕后,在墙顶铺上一定厚度的砂砾石,待墙体充分排水固结,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在上部填筑坝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