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在导流设计规定的部位和高程上,预留规定大小的缺口,宣泄洪水期一定流量的临时性辅助导流度汛措施。缺口完成辅助导流任务后,仍按设计要求建成永久性建筑物。 缺口工作条件 在非溢流坝段设缺口泄流时,对坝下游的冲刷破坏应予足够的重视。在溢流坝段设缺口泄流时,它的底缘往往与已建溢流面不一定协调,水流时而贴附坝面,时而脱离坝面,流态很不稳定。当水流贴附坝面时,坝面转折处可能局部脱空,造成一定负压;当水流脱离坝面时,溢流水股可能直接冲击反弧鼻坎,动水压力较大[中国柘溪水电站1961年汛期缺口宣泄单宽流量94 m3/(s·m)时,鼻坎动水冲击水头达20 m以上,坝面转折处的最大负压水头约7~8 m]。缺口的形式及高程不同,严重影响泄流分配。高缺口向低缺口侧向泄流时,造成斜向卷流,引起特殊压力分布等,都是经常发生的事,应予重视。 缺口泄流能力 缺口泄流流态复杂,泄流能力难以准确计算,一般以水力模型试验值作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进口主流与溢流前沿不正交,形成某一夹角,或溢流前沿形成回流、涡漩,是影响泄流能力的重要因素。原苏联卡霍夫(Кахов)水电站,截流期用28个孔溢流闸导流,实测资料显示,右边9个孔占全部泄流量的38%;中间9个孔占全部泄流量的46%;左边10个孔占全部泄流量的16%;布拉茨克(Братск)水电站11个孔溢流坝导流,只中间7~8个孔起作用,其余几孔泄流量近于零。对于实际导流过程中的流态不清楚的条件下,套用一般泄流能力公式,再乘以孔数来计算总泄流量,有时会产生很大误差。 缺口导流时的坝体稳定和应力校核 预留缺口作为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一部分,过流时的坝体稳定及应力一般当无问题。但若坝体是按纵缝分块浇筑而又尚未接缝灌浆时,过流流量较大,水头较高等条件下,有些块体的稳定性或局部拉应力是否超过规定标准,应予校核。过流时除加强现场巡视外,还应埋设必要的仪器加强监测,以策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