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房水库是一座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管理机构为隶属于辽宁省供水局的大伙房水库管理局。 水库调度 包括:①调度运用基础工作,如基本资料采集、观测、整编、刊印,编制工作手册,制定调度运用规程、制度等。②按规定每年5月初编制本水文年度的“调度运用计划”和前一水文年度的“调度运用技术总结”,汛后进行灌区和流域调查。③按照辽宁省防汛指挥部批准的“调度运用计划”进行洪水调度和供水调度。④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基本建成大伙房水库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 工程维修 工程投入运行后,局部受到水流冲刷破坏,并发现原设计防洪标准偏低。为了提高水库防洪标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重点维修加固工程有泄洪支洞消力塘分水墩修复、主溢洪道边墙以上山体护坡、主溢洪道改建工程及扩散段混凝土补强、泄洪支洞尾水渠末端护砌、土坝加高加固及第二非常溢洪道兴建等。

大伙房水库枢纽工程示意图
工程观测 观测项目包括:①土坝变形观测,设有137个标点,最大累计沉陷量80mm,最大累计位移量13.0mm。②土坝心墙固结观测,设有3个标点,最大累计沉陷量240mm。③土坝浸润线观测,设有18个观测点。④土坝绕渗观测,设有6个观测点。⑤输水道外压力观测,设有5个观测点。此外,还有水流形态、混凝土裂缝及输水道渗水观测等。自水库投入运用以来,坚持按照水库管理局制定的观测规程进行观测,从未间断。观测资料每年整编一次,并进行阶段性和专题性分析。根据分析成果,认定工程质量优良,运行正常。⑥淤积测量,水库建成后已进行了6次,截至1995年累计淤积量达6554万m3,占死库容的48.9%。⑦地震监测,设有地应力仪、强震仪等观测仪器,按时进行观测,未发现异常现象。⑧水质监测,1974年建成大伙房水库水质监测站,1975年开始监测。设有入库监测断面3个、出库监测断面1个、库区监测断面3个,每年取水样6次,监测项目30项。根据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大伙房水库水质达到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标准。监测资料按规定要求每年整编刊印并进行分析。 科学研究 根据工程安全、水库效益、水源保护等方面的需要提出研究课题,开展科研工作,保证工程安全,提高水库效益。主要科研成果有“大伙房水库调度运用方式研究”、“大伙房流域降雨径流模型”、“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调度子系统”、“深水网箔捕鱼技术”、“水库与井群联合灌溉预报及模糊调度技术研究”等。1964年开始按研究成果实施分期防洪限制水位,1968~1970年进行水库下游河道不稳定流试验,并随之开展灌溉供水预报调度,1973年实施预蓄预报调度,1984年开始用计算机进行供水调度,1990年开始试行预报调度。 供水经营 大伙房水库主要工业用水户有辽宁发电厂、抚顺石油二厂等10余户,城市生活用水户有抚顺和沈阳自来水公司。农业用水户包括抚顺市、沈阳市和辽阳市的10个灌区。1966年以前,只有辽宁发电厂缴纳部分水费。1967年开始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的规定征收水费。1990年设立水费水政处,水经营工作步入正轨,年水费收入已由1967年的30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7500万元。 水库效益 ①防洪。通过水库调蓄,下游沈阳的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抚顺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农田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②供水。设计年供水量为9.7亿m3,实际年供水量:1959~1999年年平均值为10.4亿m3,其中,灌溉水量为6.96亿m3,城市与工业供水量为3.42亿m3。③发电水量。1959~1999年年平均值为6.9亿m3,最大值为13.2亿m3。④灌溉。设计灌溉面积8.6万hm2,实际灌溉面积;1959~1999年年平均值为8.8万hm2,最大值(1969~1972年)为12万hm2。⑤养鱼。可养殖水面达0.64万hm2,已利用水面0.60万hm2,平均每公顷产量最高达375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