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经济--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

2020-04-09 21:01

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及其他再生自然资源所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称。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是江河治理宏观决策、水土保持规划方案评估的重要科学依据。

分类与内容

水土保持效益的涵义非常广泛,它既有直接效益又有间接效益;既有单项效益又有整体效益;既有近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GB/T 1577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中的分类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首先是指保水保土效益。它主要包括增加土壤入渗、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及拦截坡沟泥沙。应该指出,保水保土效益虽是水土保持最基本的生态效益,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一项中间效益,因而能从不同方面衍生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包括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水土资源及小气候),增加林草覆盖,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且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保护与改善生物多样性等。

经济效益反映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对项目区或国民经济所创出的经济财富。它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效益(有实物产出的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前者指粮食种植业、林、草、果园及养殖效益;后者指上述产品加工后所衍生的效益。

社会效益反映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对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它主要包括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

效益分析的内容、深度和侧重点应根据决策或评估不同阶段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计算方法

保水保土生态效益

可分为水文法及水保法两大类,一般在平行计算后再互相验证。

(1)水文法。基本方法有两种:①根据实测降雨及径流泥沙资料建立双累积曲线或多元回归方程的产流产沙模型,此法发展较早且比较成熟,但在外延或估算人类活动影响时精度难以控制。②基于侵蚀力学、水力学、水文学和泥沙动力学建立的概念性流域产流产沙数学模型,可以外延,通用性较好,还能估算人类活动影响。但此法发展较晚,在使用性上还存在不少差距。

(2)水保法。它是利用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其有关蓄水保土效益测试指标逐项计算、线性叠加的一种方法。其关键是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统计及反复核实,各类措施质量的分级和蓄水保土定额的确定。基础效益评价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此法成因概念较明晰,但不能很好解决各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

经济效益

过去一般采用措施前后对比法,目前多采用比较科学的有无项目对比法。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步骤:首先要确定计算期限、基准年及贴现率,再确定各地类、各措施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及所涉及的价格。有条件时可以将上述指标用农户模型(FARMOD)软件,计算出项目的内部回收率、净现值等效益结果。

各种投入产出物的价格目前均按市场现行价格确定,一般为了便于计算,各种产品不分等级,均采用统一的综合价格,并以基准年的中期价格为参照的基准。各项措施的单位投入产出量以典型小流域或典型农户的调查结果为依据。

综合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种兼有社会公益性的事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占较大份额,除进行单项效益评价外,还应进行前述效益的综合评价。可考虑建立有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有:①定性评价法,如德尔菲法。②定量评价法,即建立评价数学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系统评价法等。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