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经济--水利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效益

2020-04-09 21:01

水利工程建设给社会带来的各种贡献和影响的总称。它以有工程比无工程情况下所增加的利益或减少的损失来衡量,是评价水利工程完成目标有效程度及其建设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效益分类

按分类角度的不同,水利工程效益可归纳为下述类型:①按效益的性质不同,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②按效益发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③按效益的形态不同,分为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④按效益的利害作用不同,分为正效益和负效益。⑤按考察的角度不同,分为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⑥按效益包含的范围不同,分为毛效益和净效益。⑦按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同,分为防洪效益、治涝效益、灌溉效益、工业及城乡供水效益、水力发电效益、航运效益、河道整治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水利旅游效益、水资源保护效益、水产效益、滩涂开发效益和牧区水利效益等。

效益特性

水利工程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其效益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随机性。由于影响水利工程的降水、径流、洪水等自然因素具有随机性,故水利工程的效益也具有随机性。例如防洪、治涝工程,若遇大洪水和严重涝渍年份,能起到控制调节洪水和排除渍涝的作用,效益就大;相反,如当年未发生洪水或仅有小洪水,其作用就小,甚至不能发挥作用。又如灌溉工程,逢多雨年份,天然降水量基本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需灌溉补充的水量少,效益就小;若逢干旱年份,天然降水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需要利用灌溉设施补充较多的水分,灌溉工程的效益就大。

(2)可变性。水利工程的效益往往随时间变化。例如对水文年型相同的洪水年份,随着防洪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防洪工程防止或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大,效益相应增大。随着灌区的陆续配套和完善,管理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类水文年型灌溉工程的效益相应增加。对分期建设和施工期较长的水利工程,初期工程规模小,获得的效益也小;随着工程的完建并投入正常运行,效益相应增大。在多沙河流上修建的水库,由于泥沙淤积,库容逐年减小,控制洪水和调节径流的作用和效益相应降低。在具有梯级开发条件的河流上,随着上游项目的兴建,下游已建项目的效益也会变化。

(3)复杂性。水利工程牵涉面较广,效益往往比较复杂,其效益在地区和部门之间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例如利用水库调节径流,上游工农业多引水,可多得效益;但由于入库水量减少,下游可利用的水量减少,效益会受到影响。利用水库控制洪水,上游库区蓄洪受淹,要受到一些损失;但下游可减免洪水灾害,获得收益。水库预留的防洪库容大,防洪作用和防洪效益大;但兴利库容减少,水力发电、灌溉等效益会相应减少。又如江河整治中,加强左岸整治和防护,可避免岸线崩塌,但右岸也可能受到一些影响和损失。为了确切地反映水利工程效益的复杂性,取得尽可能大的综合效益,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协调和处理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以及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

(4)社会性。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产,将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例如减少水旱灾害,提高粮食和电力等产出量,促进交通发展,增加民众的就业机会,降低血吸虫病及氟骨病的蔓延等。特别是防洪、治涝等主要属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对国家贡献很大,但其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较差,有时需政府财政提供补贴或采取经济优惠措施及有关政策。

效益指标

水利工程的效益应尽可能用直观明确的定量指标表示。难以定量的,应进行定性分析。用来表述水利工程效益的指标大致可分为3类:

(1)以水利效能表示的指标。例如达到或提高的防洪、治涝标准和灌溉、供水、航运的保证率,削减的洪峰流量和调蓄的洪水量,治理的渍涝面积,扩大或改善的灌溉面积,延长或改善的通航里程,扩大的水产养殖面积,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改善洪泛区土地开发利用条件的面积等。

(2)以实物表示的效益指标。例如供水工程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提供的水量,灌溉、治涝、改碱后增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数量,水土保持措施增加的林、草和牲畜的数量,水电站提供的出力和发电量,改善航运条件增加的客货运量,水产养殖增产的水产品数量等。

(3)以货币表示的效益指标。例如减免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发展灌溉农业增加的经济收入,适时足量提供工业生产用水增加的经济效益或减免限产和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改善航运条件增加客货运量和提高船舶运输效率的经济效益,发展水产养殖得到的经济效益,征收水费和销售电力获得的财务效益等。

通常同时采用以上3类不同形式的效益指标,相辅相成地表述水利工程的效益。其中货币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是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衡量其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水利工程需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效益,还应估算大洪水年、特大洪水年、枯水年和特别枯水年的效益,使有关部门和决策部门能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估算途径和方法

水利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按有、无项目对比可获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计算。通常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及收集到的资料情况,采用3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估算:①增加收益法,指兴建水利建设项目与无项目情况对比,可增加灌溉农田的产量,城镇和工矿企业供水、航运、水产等方面的经济效益等。②减免损失法,在有、无水利建设项目对比时,可减免的洪、涝、旱等灾害对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部门造成的经济损失。③替代工程费用法,指以最优等效替代工程设施的费用(含投资和运行费)作为工程的效益,例如兴建的水电站,常以最优等效的火电站建设费用作为效益。

水利工程的财务效益,一般根据提供的水利产品和现行价格计算。例如根据供水量和规定的水价计算水费收入,按照售电量(上网电量)和电价计算售电收入等。

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因素复杂,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尽可能从不同的途径,采取几种方法进行估算,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提高计算成果的可靠性。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