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有效结果与利益。包括对社会环境、自然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4个方面产生的效益。主要有:①为影响区内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文化教育、社会福利、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等。②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③促进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落后地区面貌。④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社会效益具有广泛性、宏观性、间接性、长期性和定量难度大的特点。①广泛性。它涉及人口、自然、环境、资源、文化等诸多方面,作用非常广泛,构成了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流域的空间辐射网络。②宏观性。它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考察项目的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整地描述项目对社会的贡献作用。③间接性。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是通过建设、运用行为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转换而实现的,投资项目本身并不获取。④长期性。投资项目的建设与运用对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方面的作用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后继影响特征明显。⑤定量难度大。大多都难以用货币形式表示。 社会效益指标有定量指标,有些不能定量只能定性描述;有绝对指标,也有相对指标。主要包括人口指标、经济指标、文化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等。 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大的特点。主要社会效益有:①减免洪、涝、旱灾害,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②缓解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水事矛盾及其对社会安定的影响;③避免大洪、旱灾年可能造成的大量人口伤亡和社会动荡;④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⑤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⑥节省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能源;⑦减少地方病(如南方的血吸虫病、北方的氟骨病)蔓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⑧改善水环境;⑨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建设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其社会效益不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