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史--中国古代近代水利文献

《二十五史·河渠志》

2020-04-09 21:01

以纪传体体例记述自远古传说时期到明末历史的24部史书,称《二十四史》,历来称为正史。后来加入《清史稿》,合称《二十五史》。在《二十五史》中,有6部史书设《河渠志》专篇,集中记载该朝代的水利史实。其余各史的水利史实则散见于书中的纪、传和其他志的各篇中。

《史记·河渠书》

第1部中国水利通史,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用10余年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是成就最大的纪传体史书,开一代先河,为后代长期效法。《河渠书》是其中的一篇,虽只有1 600余字,但却明晰、全面地记述了从大禹治水传说到西汉武帝时全国各地防洪治河、引水灌溉等水利活动,并把黄河治理,特别是黄河防洪和堵口作为最重要的大事。司马迁经历了瓠子堵口等重大的水利活动,并亲身经历了对江、淮、河、济等水系和许多地区的调查,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深刻地反映了对水的利、害两面性的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关切,并把它写在《河渠书》最后作为结论。“水利”一词在先秦古籍中也曾出现过,其内容泛指水产渔捕之利的范畴。而司马迁在《河渠书》中,第1次赋予“水利”以治河、修渠的含义,经过历代的继承发展,便作为有关防洪、灌溉、排水、航运、水能利用和城镇供水内容的综合代称,世代相沿,直至现代。

《汉书·沟洫志》

中国第1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中的一篇。但它是与《史记·河渠书》一样的水利通史,史实下延时间至西汉末。著作者东汉班固(公元32—92),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继承父业用20多年时间编著《汉书》。《沟洫志》继承和发展了《史记·河渠书》的撰写原则,作贯通古今的历史记述。全文篇幅是前者的3倍,其前半部分基本照引《史记·河渠书》从大禹治水至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的水利史实,后半部分则记述西汉后期的水利发展历程,一直到元始四年(公元4年)。《汉书·沟洫志》还多处记述了《史记·河渠书》未收录的黄河情况,比如,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即今日所知黄河的第1次大改道,十分珍贵。班固认为,治理黄河是水利的大事,“四渎(江、淮、河、济)”之中“而河为宗”,所以他在书中说“唯河为艰,灾及后代”,除害而兴利,“爰及沟渠,利我国家”。《汉书·沟洫志》除记载了2000多年的史实外,还进一步对水流、泥沙运动规律,河流治理经验教训和规划设想等作了多方面的阐述,著名的贾让治河三策即赖此书流传后世。

《新唐书·地理志》

《二十五史》中记述唐代历史的书有《旧唐书》、《新唐书》2种,都没设河渠志专篇。但《新唐书·地理志》记述水利内容丰富,可以代替《河渠志》作为研究水利史的依据。《新唐书》成书于宋嘉祐五年(1060年),宋欧阳修撰。《地理志》中把河渠水利的史实分别记述于所在地区,共有294件,分属于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珠江流域和浙江、福建、山东地区,涵盖了防洪、灌溉、航运、排水和城市供水等方面。唐代文献虽多,但记载水利内容较少,《新唐书·地理志》是了解这近300年水利史实的难得依据。

《宋史·河渠志》

宋代水利专史。《宋史》是元代官修,署名脱脱等撰。《宋史·河渠志》恢复和继承了《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的传统,弥补了自《后汉书》到《新五代史》的17部史书都没有河渠志的缺陷,为元、明、清各史提供了范例。它的特点是取材范围以本朝为限,按水系分为门类,每个门类再按史实发生的时间先后编述,形成与《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的水利通史体例相区别的断代水利史体例。《宋史·河渠志》共有6万余字,所列史事有近600件,涉及范围遍及宋代统治版图。以黄河的防洪和治河的地位最重要,此书对治河的理论和实践都有较多的描写,约占总篇幅的1/3;北宋建都开封,其附近的河渠水利事宜,包括汴河、蔡河、广济河和金水河的航运,白沟和京畿沟洫的排水也占有相当篇幅;北宋军力软弱,企图以河北河湖塘泊阻挡北方敌军的入侵,对河北水事也较为重视;南宋南迁,全力经营江南,东南水利也成为此书的一个重点。

《金史·河渠志》

金代水利专史。《金史》为元代官修,成书于至正四年(1344年),署名脱脱等撰。金王朝进入中原后,与南宋以淮河为界,南北对峙,《河渠志》所述水利史实地理范围仅是黄河、海河两流域,时间区间仅是金天眷元年至贞祐五年(南宋绍兴八年至嘉定十年,1138~1217年),与《宋史·河渠志》所叙南宋史实相表里,反映了当时全国水利的状况。

《元史·河渠志》

元代水利专史。《元史》为明代官修,最后成书于洪武三年(1370年),宋濂等撰。此书撰写仓促,只收录了一些元代文牍档案,未及考订编排,并缺少元初情况。顺帝一朝,只录欧阳玄《至正河防记》一文,较原始可靠。清代末年,柯绍

著《新元史》,体例较好,但水利内容增加不多。

《明史·河渠志》

明代水利专史。《明史》为清代官修,成书于乾隆四年(1739年),署名张廷玉等撰。《河渠志》全文6万余字,文字虽多,但多数是记载黄河和运河的,是了解与研究14~17世纪治理黄河、京杭运河以及黄、淮、运三河交叉矛盾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余各河及农田水利、防洪、航运、海潮、盐池等水利史实所列很全,但记载太简略,可以作为全明一代水利史实索引。

《清史稿·河渠志》

清代水利专史稿本。《清史稿》于1927年完稿,署名赵尔巽等撰。《河渠志》与《明史·河渠志》一样,记载黄河、京杭运河、黄淮运三河交汇的水利史实较多,其余各河与农田水利、防洪等其他水利情况虽全,但叙事简略,仅可视为水利项目索引。《清史稿》撰写于民国时期,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编著者都是清朝遗老,书中对清代统治多有美化,渗透到对水利的叙述之中,这在历代《河渠志》中是少有的。当然,把清代大量分散的水利记载试编成较系统的史稿,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

如上所列,《二十五史》中只有6部有《河渠志》,加《汉书·沟洫志》和《新唐书·地理志》才有8部。其余各史的水利史实则散见于有关各志和纪、传中。《五行志》(或《灵征志》、《天象志》)有水、旱、冰雹等灾害的记载;《食货志》(或《平准书》)有农田水利、漕运以及相关工程的记载;《地理志》(或《州郡志》、《郡国志》)有河道、湖泊、沼泽的记载,有的还涉及相关水利工程;《百官志》有水利管理机构和相关官员的记载。纪是以皇帝年号为序的大事记,只有水利大事方可记入。传是人物传记,可以在相关人物的传记里查到水利史迹。

《二十五史》刊行版本甚多,现在通行的是1960年中华书局校点本。20世纪80年代曾由中国书店集中刊行校注本《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使用很方便。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