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史--中国水利建设史

河西古灌区

2020-04-09 21:01

河西走廊的引黄古灌区。河西走廊的灌溉发展较早。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开始在河西的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附近)兴置屯田,修建渠道。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和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河西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后,这一带大规模兴置屯田,发展灌溉。《史记·河渠书》记载:“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东汉初年,任延在河西设置水官,修理沟渠。三国曹魏时,徐邈、仓慈分别在凉州(今武威)、敦煌兴修水利。十六国的前凉在敦煌修建了北府、阳开、阴安等渠。唐朝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李汉通等在河西大兴水利。有人认为现在张掖南部黑河上的盈科、大满、小满、大官、永利、加官等渠皆为唐时开创。敦煌千佛洞石窟发现的唐写本《沙州图经》集中了敦煌的甘泉水(今党河)灌区的东河、神农、阳开、北府、阴安、都乡、宜秋、三丈、孟授等9条渠道。石窟发现的另一唐写本《敦煌水渠》所载的干支渠名多达70余条。安史之乱以后,河西灌溉逐渐衰退。明清时代河西地区灌溉有一定的发展,肃州(今酒泉)、甘州(今张掖)、安西、山丹、高台、敦煌等地均修建了不少渠道。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