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

原始水利的考古发现

2020-04-09 21:02

原始水利又称为史前水利,在中国是指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农业以后,人类的水利活动和水利设施。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考古学者在探索史前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中,对史前水利的发掘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史前稻作农业的稻田灌溉设施

栽培稻需要有适宜的水环境,原始灌溉产生于史前的稻作农业,这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几个最重要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小麦和大麦的起源地是西亚,玉米的起源地是中美洲,中国则是粟、黍和水稻的起源地。印度也是水稻的一个起源地。旱作物粟、黍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流域。

中国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自1954年在湖北省京山屈家岭遗址(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首先发现稻谷稻壳遗存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已有140多处。其中80%分布在长江流域。水稻栽培的起始年代,考古学者一直追溯至公元前1万年左右。1993年和1995年在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2次发掘中发现的栽培稻遗存,经14C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1万年以前,为至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学者组成的农业考古队,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两个遗址发掘,发现栽培稻的植硅石和接近栽培稻的植硅石,所测14C年代数据显示,可能在公元前七八千年至前1万年以前。

栽培水稻最初是在与生长野生稻地形环境相似的沼泽地撒种,以后才逐步在邻近水源的土地修筑田埂,或利用地形,整理成小块田块,种植水稻,并开始有了初步的灌溉设施。在湖南省澧县属于彭头山文化(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的八十垱遗址发掘,发现大批稻谷和稻田田埂遗址。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遗存中也发现了稻田遗迹。处于江苏省阳澄湖畔的吴县草鞋山马家浜文化遗址(苏州城东15 km),1992年开始,经过5年的发掘研究,在发掘东区的800 m2范围内,发现稻田33块、水沟3条、蓄水井(坑)6个、灰坑8座以及相关水口,面积共450 m2。田块大的有12.5 m2,小的不足1 m2。田块连成一片,田块之间开口相连。八九块田中有约2 m深的水井,田畔有水沟与稻田相通。这是由蓄水井(坑)、水沟、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西片发掘区,发掘面积近600 m2,发现人工大水塘2个,水田状遗迹11块,水沟3条,蓄水井(坑)4个,这是以水塘为水源的灌溉系统,比东片以蓄水井(坑)为水源的灌溉体系进步,既可通过水口灌溉,又可排水。距今6 000多年前的草鞋山“稻人”,从井汲水踏阶由井中取水灌田。这是首次发现的原始稻作农业较为完整的灌溉设施,说明至少在6 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已掌握了灌溉技术。这不是孤立的现象,原始灌溉是随着稻作农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年代早于草鞋山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前4500年)出土了大量稻谷、稻壳、稻草遗存和大批的木柄骨铲,又称为骨耜,考古专家推断为挖泥的农具。属于河姆渡文化时代的还有浙江省桐乡罗家角发现的骨铲。比河姆渡文化年代更早的属于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500~前5000年)的淮河流域河南省舞阳贾河遗址,出土炭化稻米和舌形石铲等农具。良渚文化时代(约公元前3300~前2100年)出现了石犁和用于破土、耘田等的石器,整治水田和开挖沟渠的能力就更加提高了。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原始稻作农业进入大发展阶段,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湖北省荆州市马家垸城,发现有一条人工河从城西北到城东南穿过,将城外的河流、壕沟连通。这条人工河及壕沟附近都有面积较大的水田低地。

具有防洪和排水功能的城垣和城壕

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垣与环城壕沟在史前时期就出现了,挖土成沟,取土筑城,垣与壕几乎是同时完成的。修筑城垣不仅是为了御敌,在平原和临近江河岸边,还可以挡水。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早于夏文化的龙山时代(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城址50多处,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长江中游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和鸡叫城的2座城址,湖北省石首市走马岭、江陵县阴湘城、荆门市马家垸、天门市石家河、公安县金家城等城址都位于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这些城址都有城垣和城壕,既可挡水,又能排水排洪到天然河道,是具有防洪、供水和航运多种功用的设施。石家河城址在天门市石家河镇以北,规模很大,东西将近1 000 m,南北有1 000余m,城内面积近1 km2。至今这个城址还保存相当一部分城垣和城壕。城垣多用原生黏土,一层一层夯筑而成,底宽约50 m,高5~6 m,顶宽五六米至10余m。西城垣外的壕沟宽约60~80 m,现在仍然有水。西南城垣外的壕沟,在20世纪50年代还被利用修了一段灌渠。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城址略呈圆形,城垣底宽10余m,残高4~5 m,环城壕沟大部分是人工挖成的。护城河宽30多m,与自然河道相通,有水上运输的功能,城头山大溪文化壕沟内发现2支船桨。比其更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6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木桨,其出土的实物可以证明,在7000年前已普遍使用独木舟。史前时期这种用人工开护城壕沟,并与自然河道沟通的工程,其意义已超过防卫工程本身,可视为开挖运河的萌芽。

凿井技术的发明

井的发明使人们能够在远离江河湖泊的地方居住,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的一大进步。中国南北各地已发现多处史前时期的水井遗址。河姆渡遗址第2层发现的一口水井是中国最早的水井遗存。方形井口边长约2 m,每边靠坑壁向下打进几十根木排桩,排桩内用一个榫卯套接的方木框支撑,并加以固定。井底距当时井口地面深约1.35 m,水井外围分布28根栅栏桩。江苏省吴县澄湖、昆山太史淀、上海市嘉定雀幕桥等良渚文化遗址都发现了许多土井。太史淀水井,用长约2 m的大树干,剥去树皮,剖成弧形木板,两端凿孔,穿接成井圈。河北省邯郸涧沟、河南省洛阳矬李、汤阴白营等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水井遗址。涧沟的一口水井遗址,井口径约2 m,深约5~6 m。汤阴白营的水井,井口约5.7 m,井深达12 m,井内用井字形木架加固井壁,用木棍作架,交叉处有榫眼,共46层。可见当时凿井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