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

水猥

2020-04-09 21:01

古代的滞洪区,即某一河段堤岸背水面的低洼区,伏秋汛期放洪水灌入,滞蓄一定量的洪峰,减轻洪水对下游河道的威胁。“水猥”二字始见于《汉书·沟洫志》。公元4年,长水校尉关并针对黄河下游平原郡和东郡决溢的特点,指出这一带“地形下而土疏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为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虽时易处,犹不能离此”。因此他建议空出今河南滑县、濮阳一带“南北不过百八十里”的地方作为水猥滞洪。在关并之前,贾让也提出过在黄河下游滞洪的设想,主张“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水猥”就是洪水“休息”的场所。现代滞洪的思想由此发端而来。

古代黄河下游两岸有一系列湖泊、沼泽,从上而下是荥泽、圃田泽、巨野泽、大陆泽等。在黄河洪水泛滥时期,这些湖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滞洪、蓄洪作用。《水经注》中还提到这些湖泊,说明北魏以前这些湖泊还一直在起作用,实际是大“水猥”。由于黄河泥沙的不断淤垫和河槽的频繁决徙,这些湖泊日益缩小,逐渐消失。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洪湖、鄱阳湖,淮河下游的洪泽湖,海河两岸的塘泊洼淀都起着滞蓄洪水的作用。到元代,余阙把黄河同长江进行比较,认为黄河当时灾患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湖泊滞蓄洪峰。明代陆深赞成这一意见,提出“作河陂”和“多为沟渠”的办法滞洪。陆深认为,河道决口泛滥,主要问题是河床的容蓄能力不够,因此他建议:“今欲治之,非大弃数百里之地不可。先作河陂以潴漫波,其次则在滨河之处,做江南圩田之法,多为沟渠,足以容水。”这是对贾让、关并滞洪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明代后期,杨一魁也曾提出空砀山一县之地作为滞洪区的意见。从汉代的“水猥”到明代的河陂,虽然滞洪的主张一再有人提出,但由于需要牺牲一大片地方作为滞洪区,所以很少被采用。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利用骆马湖和黄河滩区滞洪,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一定效果。尤其是滩区滞洪,结合放淤固堤,清代曾大力推行,但滩区政策、移民问题始终未解决好。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