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利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

放淤肥田

2020-04-09 21:01

以沉积含有机与无机肥分的泥沙改进农田土质为主的浑水灌溉。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或黄土高原山区雨洪,含泥沙量大,颗粒细,肥分多,引灌时澄浑排清以肥田,即以造田为主,这是与清水灌溉不同的一种灌溉形式。

河水泛滥后自然落淤,肥沃土地,改良土壤,发展农业,可上溯到史前时代。有目的的人工放淤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3类。

第1类是引浑水改造河旁沼泽荒地或向一般农田增施肥泥。西汉元朔年间(公元前128~前25年)在今山西南部引汾水和黄河水灌河边沼泽地5 000顷,就有放淤措施。贾让治河三策中提到,战国时黄河大堤间“填淤肥美,民耕田之”,系自然放淤。中策分引河水溉冀州,则“盐卤下隰,填淤加肥”,为人工放淤。唐中期引汴渠水放淤及淤灌,已有引水斗门等人工控制。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大规模放淤是历史上淤灌肥田的一次高潮,有较完善的工程如斗门、涵洞、石

(溢流堰)、引水渠、排水沟、田埂等。还有的实行方格放淤,不同于以往的大面积漫灌,所用水源有黄河、汴渠、漳河、滹沱河等,此外还有山地溪涧。其区域遍及今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当时上报淤田数近7万顷(有重复上报和夸大淤灌亩数),其中淤地质量高的,农作物产量能提高3~5倍。北宋以后引黄河水放淤肥田,仅流行于民间,官方主张禁止,理由是:无法排出清水,淤地质量无保证,引洪容易决溢成灾,引渠易堵塞以及与防洪、航运有矛盾等。民国年间永定河下游曾进行洼地放淤,目的是治沙,亦形成了一些良田。黄河下游也修建了几处虹吸放淤工程。

第2类是山区雨洪淤灌。筑淤地坝堰,拦蓄洪水,落淤成田,同时也是水土保持措施。北宋时称雨后山洪为“天河水”。绛州正平县(今山西新绛)曾引洪淤瘠田500顷,后“九州二十六县,兴修田四千二百余顷,并修复旧田五千八百余顷,计万八千余顷”,“淤灌之田尽成沃壤”。嘉祐五年(1060年)总结成《水利图经》2卷,可惜已失传。明清时期,西至甘肃,东至山东都有引山洪淤地的记载。

第3类是河滩引洪淤漫造田。清代永定河、滹沱河常在上中游、干支流上建坝,滩地筑石埂,引洪落淤成田。如雍正五年至七年(1727~1729年)在井陉、平山两县造田15万亩;光绪时在北京西郊永定河三家店以上造田数万亩。渭河上游也有这类工程,田块大至数十顷,小至数十亩。清代山西西南部闻喜、绛县等四五县引涑水淤灌,春天常先放淤一次。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