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农地水土保持

2020-04-09 21:01

在农耕地上为防治水土流失和养分消耗等土壤退化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合理、高效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确保农地可持续利用。

主要措施

(1)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包括:①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耕作技术,如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耕作、半旱式耕作等。②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耕作技术,如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③以增加植物被覆(增加植物被覆度或被覆时间)为主的耕作技术,如间作、套种、混播、等高带状间作等。④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抗蚀力为主的耕作技术,如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水土保持田间工程措施。包括梯田、坡面蓄水工程、坡地节水灌溉技术、山边沟、排水沟等农田安全排水系统。

(3)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包括农田防护林、林粮间作、梯田地坎造林(植草)、等高绿篱技术等。由于农地水土保持措施繁多,又各有其不同的功效,往往在同一块土地上综合实施若干种措施,同时或连续进行。但应强调省工经营,注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作用

通过农地水土保持措施,可提高土壤下渗水分的能力和保蓄水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侵蚀和淤积,经济而有效地利用水源,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得稳产高产。因此,农地水土保持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有效减免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控制地表径流与防洪,提高土地生产力,同时也具有环境保护及环境绿化、美化等多种功能。中国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t,其中耕地土壤流失总量约占60%。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所(站)的测验成果分析,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小流域的泥沙来源主要是坡耕地。坡耕地的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70%。大量泥沙倾泻而下,不仅危害下游堤防安全,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水、土、肥的大量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当把坡耕地和风蚀耕地列为主要治理对象,积极推行农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发展历史

农地水土保持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农民有丰富的经验。《汉书》记载的“后稷始圳田”就是初期的沟垅种植法。西汉时推行了沟垅互换的代田法和类似坑田的区田法。汉代已有间作套种技术,魏晋时出现草田轮作制,东汉时期已有梯田,在西汉前就有坡面蓄水设施。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四川内江和甘肃天水开始进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试验研究;50年代以后,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农地水土保持已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