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2020-04-09 21:01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又称水土损失。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水土流失的形式除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沟道侵蚀等典型的土壤侵蚀形式外,还包括河岸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以及滑坡等侵蚀形式。有些国家的水土保持文献中水的损失是指植物截留损失、地面及水面蒸发损失、植物蒸腾损失、深层渗漏损失、坡地径流损失。在中国,水的损失主要是指坡地径流损失。水土流失一词最先应用于中国山丘地区,描述水力侵蚀作用,水冲土跑,即水土流失。20世纪30年代“土壤侵蚀”一词从欧美传入中国,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开始把“水土流失”作为“土壤侵蚀”的同义语。“水土流失”的涵义也相应扩大,还包括风力侵蚀。随着水土保持的目的与任务由单纯的防治土壤侵蚀扩大为对水土流失地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的涵义除土地表层侵蚀之外,还包括水的损失。水的损失过程与土壤侵蚀过程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坡面径流损失是引起土壤水蚀的主导因素,水冲土跑,水与土的损失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坡面径流都会引起侵蚀作用。

中国水土流失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00年遥感普查结果,全国土壤侵蚀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达50亿t。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着水土流失,尤以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最为严重。长江流域土壤侵蚀面积56.2万km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24亿t;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45万km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2亿t。水土流失不仅存在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而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展,城市和平原区的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

水土流失类型区

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在地势上自东向西可分为3个大的阶梯。第一个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湖南西部)一线以东。在这一阶梯内,山地大多数为低于海拔1 000m的低山,平原和河谷多低于海拔200m,丘陵分布相当广泛。第二阶梯位于上述一线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及以北。这一阶梯的特点是高原广泛分布,例如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蒙新高原等。第三个阶梯为平均海拔在4 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

地势上的特点为各种类型的侵蚀构成了错综的倾斜面。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特征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又称土壤侵蚀类型区)。根据自然界某一侵蚀外营力在某一较大区域内起主导作用为划分原则,中国可分为三大水土流失类型区:①风力侵蚀区,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宁夏、陕北、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区,中国风力侵蚀最为严重的沙漠及沙地面积达109.5万km2。②冻融侵蚀区,包括青藏高原、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分布有现代冰川的高原、高山地区,其中现代冰川面积约4.4万km2。③水力侵蚀区,其余的山地丘陵地区为水力侵蚀区,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以水力侵蚀为主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可划分为6个二级类型区。

(1)西北黄土高原区。该区包括青海日月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陕西长城以南、陕甘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面积达60余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万km2)。该区黄土分布很广,厚度由几十米至百余米,质地疏松,植被极差,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平均侵蚀模数一般为5 000~10 000 t/(km2·a)。黄河三门峡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t,径流中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7.6 kg/m3,居世界河流含沙量首位。

(2)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该区南界为吉林南部,西、北、东三面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由于不合理采伐森林与开垦草原,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大,山洪灾害加剧。

(3)北方山地丘陵区。该区指东北漫岗丘陵区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的地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有水土流失现象的山地、丘陵。区内土壤多属褐土和棕色森林土类,粗骨性强,土层浅薄,下面又多为渗透性很差的基岩,一旦原始植被遭到破坏,遇到暴雨极易引起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诸如砂砾化面蚀所形成的砂砾堆,非农地上的鳞片状面蚀、浅层滑坡、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等。

(4)南方山地丘陵区。该区以大别山为北屏,巴山、巫山为西障,西南以云贵高原为界,东南直抵海域。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长江和珠江以及东南沿海各河流的中、上游山地、丘陵区。这一地区多雨、温暖,有利于植物生长,一般地面被覆良好。但多暴雨,坡地径流量大,侵蚀力强。在植被遭到破坏的低山、丘陵岗地,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形式有耕地面蚀、鳞片状面蚀、切沟侵蚀、崩岗、山洪侵蚀等。

(5)四川盆地及周围的山地丘陵区。该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 000mm左右,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烈,平均侵蚀模数达1 000~5 000 t/(km2·a)。主要水土流失形式有耕地面蚀、鳞片状面蚀、山崩、滑坡、山洪侵蚀等。在川西山地,暴雨型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6)云贵高原区。该区包括云南、贵州及湖南西部、广西西部的高原、山地和丘陵。由于长期以来烧山垦种、滥伐森林的影响,坡耕地及荒坡上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主要形式有面蚀、沟蚀、滑坡、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等。云南东川地区是中国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此外,在云南东部、贵州和广西、湖南西部石灰岩集中分布的地区,还发育着一种特殊的水力侵蚀形式,即喀斯特侵蚀。

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源。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地表物质“沙化”、“石化”,特别是土石山区,由于土层流失殆尽、基岩裸露,有的群众已无生存之地。据初步估计,由于水土流失,中国每年损失耕地约6.7万hm2,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损失已直接威胁到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生存,其价值是不能单用货币计算的。

(2)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地日益瘠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透水性、持水力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据观测,黄土高原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 000万t,东北地区因水土流失损失的氮、磷、钾总量约317万t。资料表明:中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约2 000万hm2,成灾面积约700万hm2,成灾率达35%,而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这更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紧缺。

(3)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降低行洪能力,一旦上游来洪量增大,常引起洪涝灾害。1949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8~10 cm,有的河段已高出两岸地面4~10m,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河流都有类似黄河的情况,随着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各地大、中、小河流的河床淤高和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洪涝灾害,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

(4)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水土流失不仅使洪涝灾害频繁,而且产生的泥沙与流失的氮、磷及化学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引起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其效益的发挥。据初步估计,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水库、山塘库容累计达200亿m3以上,相当于淤废库容为1亿m3的大型水库200多座,按建设费用每立方米库容0.5元计,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由于水量减少造成的灌溉面积、发电量的损失以及库周生态环境的恶化,损失难以估计。

(5)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港口的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降低,而且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的山体塌方、泥石流等造成的交通中断,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据统计,1949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为15.77万km,到1985年减少为10.93万km ,1990年又减少为7万多km,已经严重影响到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

(6)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且逐渐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1949年以后,人口增加更快,水土流失与贫困同步发展。如不及时扭转,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将日益加深。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可分为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有:①气候,如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降雨强度、风速、气温日照、相对湿度等。②地形,如坡度、坡长、坡面形状、海拔、相对高差、沟壑密度等。③地质,主要指岩性和新构造运动,岩石的风化性、坚硬性、透水性对于沟蚀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等侵蚀作用有密切的关系。④土壤,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土壤的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⑤植被,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主要功能有截留降水、涵养水源、固持土体、改良小气候条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浅层滑坡等重力侵蚀作用。植被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就会加剧。

人类活动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或者使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的主导因素,加剧水土流失的人类活动主要有:滥伐森林、不合理利用土地、陡坡开荒、顺坡耕地、过度放牧、铲挖草皮、乱弃矿渣废土等。

水土流失的防治

参见水土保持。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