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山地灾害是山地环境在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或山区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引发的,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利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为事件的总称。其主要类型有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雪崩、冰崩、坡面侵蚀、干旱、冰雹、低温、风沙、火山喷发、林火、病虫鼠害等。狭义的山地灾害是山地斜坡上的水土物质在重力和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向下运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它包括山洪、坡面侵蚀、泥石流、滑坡、崩塌、雪崩等。在中国,由于雪崩、冰崩常发生在寒冷高山的特殊环境下,常被归入冰雪灾害中。因此,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山地灾害一词,其内容主要是指山洪、土壤面蚀、沟蚀、泥石流、滑坡和崩塌。 危害 中国的山地灾害是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危害城镇。山区平坦地少,泥石流堆积扇、山洪冲积扇、滑坡平台等往往是较开阔的地带,不少山区县城和乡镇就建在这些危险地带上,成为山地灾害的危害对象。 (2)危害交通。山区的铁路、公路和航道往往因山地灾害的冲击、冲刷和淤埋等遭到破坏而使交通中断,给有关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3)危害江河。山地灾害把大量泥沙输入主沟或主河,并把大量泥沙输入大江、大河或水库,使山区河道发生强烈淤积,形成宽浅型河床,一遇暴雨便山洪泛滥,给两岸居民和农田造成危害。 (4)危害水利设施。山地灾害直接毁坏小型水电站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山地灾害把大量泥沙输入大江大河,进入电站、水库的事件也不少见。泥沙进入电站、水库后,减小水库的库容和调节能力,也对发电机组造成危害。 (5)危害工厂、矿山和村庄。山区往往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适宜的农业气候条件,不仅以农为本的居民点多,而且以矿产资源、农林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企业也不少,山地灾害对山区工厂、矿山和村庄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6)危害旅游业。山区不仅有自然遗产,也有大量的人类文化历史遗产,这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会遭到山地灾害的危害。 (7)危害农田。山区人多地少、耕地不足,良田更为缺乏,而山地灾害破坏的耕地,除坡地外,还有大量位于沟口外和沟谷及河流两岸的良田,导致可耕地,尤其是良田不断减少,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8)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山地灾害在造成种种灾害的同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山地灾害常给山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山区经济高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山地灾害的防治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件大事。 防治 可以通过预测、预报预警,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条例等措施)和避让等措施减少或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也可以采取生物措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林分改造、植灌、种草等)和工程措施(拦、挡、排、导及固定等)相结合对山地灾害进行综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