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著名水利工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高家堰

2020-04-09 21:01

淮河干流上的挡水堤坝,又称高加堰。高家堰是历史上江苏淮扬地区的防洪屏障,经数百年修建增筑,最后形成今洪泽湖大堤(参见彩图ⅩⅣ—32)。相传创建人为东汉陈登,一说为明初陈瑄。最早的增筑记载见于《明实录》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正月。现存大堤长67.25 km,北起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经洪泽县高良涧,南抵盱眙县堤头村。近代大堤底宽约50 m,临湖石工墙通厚0.8 m以上,底部埋设基桩,临水侧10∶1收坡,顶部以蝶形铁扣联结。砌石一般15~18层,每层高1.2尺,顶部标高17~17.5 m。石墙里侧衬砌砖柜,砖柜后面夯填灰土,再后才是堤身土。

ⅩⅣ—32 洪泽湖大堤

缪宜江摄

1680年高家堰及洪泽湖水库平面示意图

大堤所形成的洪泽湖原为塘泊洼地,淮河斜穿而过,隋代通济渠及唐宋汴渠、洪泽新河、龟山运河(参见中国古代运河)等均经由今湖区。古代,位于今大堤南部的白水塘及毗邻的破釜塘、羡塘等开发较早,历代常用以灌溉屯田。大堤西侧至淮河东岸的洼地里,隋代出现“洪泽浦”一名,明中期曾有洪泽、阜陵、泥墩、万家、灰墩等湖组成的湖群;淮河左岸溧河洼隋代已成运河堤岸壅塞湖,名永泰湖,明代称影塔湖。黄河南徙夺淮后,淮水排泄不畅,洪泽湖一带水面扩大,逐渐有堤防修筑。高家堰在明嘉靖年间是一道防洪长堤,兼作淮安城通往西南盱眙诸县的一段大路。隆庆六年(1572年)大修,堤长5 400丈(约合17 km)、高1丈(约合3.2 m)。隆庆、万历年间,黄河与淮河、运河在清口(今马头镇附近)交汇,下游不通畅时,常常倒灌淮河,威胁并危害高家堰。潘季驯于万历六年(1578年)决定将洪泽诸湖建成一个大湖蓄水,统筹解决蓄淮、刷黄、济运三大问题,遂大修高家堰。堰高1.2~1.3丈,长10 878丈(约合37 km),其中3 400丈为“笆工”(排桩防浪工)。万历七年(1579年)大湖建成,形成洪泽湖水库。大堤北起武家墩以北至新庄一带,南至越城。越城以南不筑堤,留作“天然减水坝”(溢洪道)。竣工不久,设高堰大使1名,统领500名河兵组成的专修队伍,这一制度一直延至明朝灭亡。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在高家堰迎水面创建石工墙,长3 110丈,高1丈(约合3.2m),厚2.5尺。万历十年(1582年)“永济河”开通,洪泽湖大堤自武家墩起借“永济河”西堤向北延长至运河岸边的文华寺。万历十六年(1588年)前,土堤向南延伸至周桥(参见彩图Ⅳ—14)。万历二十年(1592年)以前,土堤迎水面几乎全部做了笆工。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以后的3年中,在大堤上就原有退水渠的地方接连设置了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3座泄水闸,淮河上游洪水来临时可向高家堰下游分泄,另设古沟闸以资备用。明清之际,大堤屡冲屡修,无大变化,只周桥以南不断出现民堤,也常有冲决。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治河时,周桥以南的低岗地带已被日益扩大的洪泽湖冲出9道大水沟。靳辅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至次年五月将水沟全部堵塞,并在此基础上加筑永久性副坝。康熙十九年(1680年)改明代泄水闸为减水坝6座,依次为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古沟东、古沟西、塘埂,口门总宽170.4丈(约545m),用以取代明“天然减水坝”及泄水闸。与此同时,武家墩西北出现横堤,与纷杂的运口堤防一起逐渐将大堤引至马头镇旁的清口。洪泽湖水面开阔,风浪冲击大堤,康熙十六年至二十四年(1677~1685年)填筑土坦坡,消浪效果较好。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以前,周桥以南减水坝增至6座,总宽200丈。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堤石工墙向南扩展至古沟,次年扩展至林家西,并用3年时间建成了林家西坝(宽73丈)。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周桥南6座减坝改为3座滚水坝,溢流总宽保持不变,后称之为仁、义、礼三坝,并有天然土坝2座。雍正九年(1731年),高家堰大翻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增建智、信两坝以取代天然土坝,与仁、义、礼坝合称“山盱五坝”。信坝以北全改为石工,信坝至蒋坝新做石基砖工(后也改石工墙)。五坝过水后往往冲坏,因而不断改建、移建。咸丰元年(1851年)礼坝溃决未堵,淮河在清口受阻,即由此循三河改道经运河入江,诸滚水坝亦废。清代石工最长时达60.1 km,后北段因湖底淤高,不受风浪影响,渐有拆除。传说知府吴棠曾拆条石4.5 km修淮安城。抗日战争时期,高堰石工常被偷盗,1943年和1945年解放区政府2次补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残破的大堤得到了彻底改造和加高加固,洪泽湖成为淮河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同时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高家堰和洪泽湖周边历代工程建筑或遗存、碑刻等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Ⅳ—14 洪泽湖周桥大塘旧大堤遗址

缪宜江摄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