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雨情信息网站! 202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百科--著名水利工程--著名防洪工程

荆江大堤

2020-04-09 21:01

中国长江重点堤防之一(参见彩图ⅩⅣ—24、25)。长江自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长337km的河段,流经湖北省荆州地区,称荆江。荆江北岸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迄监利县城南,长182.35km的江堤称为荆江大堤。荆江大堤是江汉平原防洪安全的屏障,保护53多万hm2耕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万一大堤溃决,江汉平原将遭受严重洪灾,武汉市也受到洪水的威胁。

ⅩⅣ—24 荆江大堤

贺道富摄

ⅩⅣ—25 荆江大堤的镇水铁牛

韩学章摄

发展简况

史志记载,荆江大堤始于东晋永和元年(345年)荆州刺使桓温筑金堤。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0年)修筑寸金堤。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荆州太守郑獬筑沙市堤。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御史都民望指令将黄潭的旧堤加以培修(今盐卡一带);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荆南知府张孝祥延长寸金堤与沙市堤衔接。经两宋(960~1279年)的扩建和培修,大堤初具雏形,但仍留有穴口。明代(1368~1644年)堤防有新的发展,金堤、李家埠堤、寸金堤、黄潭堤、文村堤、新开堤、周公堤等堤陆续相连,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堵塞郝穴。至此,自堆金台至拖茅埠长124km的堤段连成整体,当时称万城大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溃后,乾隆拨库银200万两,调12县知县负责修筑,堤身得到加强。1918年改名“荆江大堤”。由于荆江河道的演变,洪水位逐渐增高,从16世纪以来水位已增高4~5m,直至1949年荆江大堤十分薄弱,汛期险情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力加固荆江大堤。1951年联堆金台至枣林岗8.35km的阴湘城堤。1954年大水后,自拖茅埠至监利城南50km堤段划为荆江大堤,全长182.35km。

历史溃口

1949年以前,荆江大堤堤身单薄,堤质很差,大水年多次溃口成灾。据史料,自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至1949年的390年间,大堤溃口为36次,尤以1788年、1931年、1935年的灾情最重。1935年7月洪水,沙市最高水位43.97m,荆江大堤德胜寺、麻布拐等处溃口,虽都不是险段,但死伤人数仍以万计。

荆江大堤加固

1949年沙市最高水位44.49m,发生较大险情共达数百处,1954年沙市最高水位44.67m,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发生险情约5000处。针对荆江大堤存在的堤身隐患、堤基渗漏、堤岸崩塌三大险情,1949年以来进行了全面整治和加固。截至1985年,共完成土石方近1亿m3、护岸石方600多万m3,消灭各类隐患11万多处,植防浪林180万株,大堤得到初步巩固。设计标准定为:堤顶高程按沙市水位45m、城陵矶水位34.4m设计水面线,超高2m;堤顶宽,马家寨至文村甲、堆金台至枣林岗两段为8m,其余为12m;边坡1∶4;堤身高一般10~12m,最高16m;险段堤脚设30~50m平台;对沿堤背的沼泽洼地进行填塘固基,台宽100~200m,填厚3~4m;堤背17处重点渊塘用机船扬泥淤高,与附近地面齐平,填宽200~400m;对迎流顶冲的堤段(共长约50km),进行抛石护岸,水下按1∶2.5抛护,平枯水位做护脚平台。通过以上综合加固措施,大堤抗洪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减轻大堤防洪负担,1952年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1998年长江大洪水时,沙市水位高达45.22m,虽然超过分洪水位0.22m,工程也未出现重大问题,因而未使用荆江分洪区,避免了分洪损失。

存在问题与展望

荆江大堤保护面积广大,且堤身较高,万一溃决,广大的荆北平原将成泽国,还可能使长江断航,并威胁武汉市的安全。大洪水波突然冲泄,还将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灾害极为严重。大堤虽经30多年大力加培,防洪能力有所提高,但三大险情尚未根治。特别重要的是堤身很高,堤基复杂,堤身是1000多年逐渐累成,加之培修土料来源不足,进一步加高加固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单靠大堤防御洪水的标准仅约10年一遇;加上四口分流逐年减少,相对降低了大堤的防御洪水标准。在三峡工程尚未建成前,如发生超过10年一遇的洪水,即可能动用荆江分洪工程。同时,枝城站如发生超过80000m3/s的洪峰(约40年一遇),还无可靠对策来确保荆江大堤的安全,这也是长江防洪中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为了保证荆江大堤和荆江两岸广大地区的安全,今后除继续大力加固大堤,进行河道整治外,亟须在上游干支流修建具有防洪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三峡水库建成并发挥防洪作用后,荆江地区库堤联合运用,防洪标准可达100年一遇,并在遇到1870年的特大洪水时保证行洪安全。

责编: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