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东北方向的从化市,距广州市约90 km。电站分两期建设,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装设4台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单机容量300 MW(发电工况),总装机容量为2 400 MW,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一期、二期工程共用上水库、下水库,上水库、下水库之间距离4.2 km。上水库、下水库都有天然径流补充,上水库的召大水和下水库的九曲水同属流溪河上游牛栏河支流。一期、二期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上水库、下水库、引水系统、厂房和500 kV开关站。电站平面布置见图。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平面布置图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体制率先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电站的建设资本金由广东电力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广东核电投资公司分别以54%、23%、23%的比例分摊。电站所需的内资按股本比例各自负责募集;一期、二期外资分别利用法国政府混合贷款及亚洲开发银行普通贷款,用于引进机电设备。建设采用业主负责制的模式。 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开始兴建,1989年5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经过4年的建设于1993年6月第1台机组发电,1994年全部建成。二期工程(参见彩图Ⅵ—33)继一期工程连续开发,于1994年9月正式开工,1999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00年6月4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Ⅵ—33—2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

Ⅵ—33—1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 林京摄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成功地采用了先进技术,实现了工期短、质量好、投资省的目标。一期工程每千瓦投资2 236元;二期工程每千瓦投资约2 600元。每1万kW装机运行管理人员仅0.6人,一期厂房已实现无人值班,二期厂房尚保留1人值班。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在总结一期工程经验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优化设计和施工,如引水系统的尾水调压井一期为两机一井,共两井,二期改为四机一井,运行实践证明效果良好;高压斜井衬砌为滑模施工,创造出施工速度207 m/月的新纪录;地下厂房、大型洞室轻型支护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下厂房结构于发电机层以下采用厚板梁以及嵌固于围岩的整体墙系统,提高了结构系统吸收机组振动的动力特性,改善了运行条件,反映了当代抽水蓄能电站技术的进步。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兴建的目的,是使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平稳安全运行,为广州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大亚湾核电站发电出力不宜有大的变化,在电网低谷时,核电站仍然要平稳出力运行,必然有剩余电量,此时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此剩余电量抽水蓄能。广州电网是中国峰谷差距较大的电网之一。自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二期先后投入广州电网运行以来效益显著。以一期电厂为例,年平均吸收低谷电量14.05亿kW·h、调峰发电量10.8亿kW·h;为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平均每台机年运行时间2 217 h,平均每台机每天启动2.25次;当系统有事故周波低于49.8 Hz时,平均每年紧急启动16.5次。另外,机组可靠性也是很高的,1999年发电启动成功率达99.8%,抽水启动成功率达到97.7%。二期机组从静止到发电满载仅需2 min,静止至抽水满载也仅需4 min左右。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方式采用租赁经营。一期50%容量由广东电网与大亚湾核电站联合租赁,另外50%容量使用权出售给香港抽水蓄能发展有限公司。二期全部容量由广东电网租赁。
|